私校退場誰犧牲?學生轉學「弱轉弱」淪人球 教授何處去 西進、兼差、失業潮|鏡新聞調查報告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8 фев 2025
- 私校退場,來不及畢業的學生該何去何從?教育部往往會將學生安置到鄰近的學校就讀,但不少安置學校接收了轉學生後,一樣有財務問題面臨倒閉危機,學生成為教育現場的人球。而老師命運也一樣悲慘,教授中年失業,有的選擇轉行、有些人西進中國教書,也有老師甚至月領不到三萬,四處兼課就是為了有機會成為專任教授。私校倒閉的退場潮讓師生淪為祭品,除了大學之外,高中職也出現危機。教育部估計,有20所以上的私立高中職將被列入專案輔導,專家更斷言,少子化越來越嚴重,未來將進入私校重新洗牌的冰河期。
(「鏡新聞」已在MOD508台與RUclips頻道同步播出。)
--
鏡新聞RUclips👉reurl.cc/yrypNy
鏡新聞官方網站👉www.mnews.tw/
鏡新聞Facebook👉 / mnewstw
鏡新聞Instagram👉 / mnewstw
鏡新聞Twitter👉 / mnews_tw
鏡新聞Line帳號👉lin.ee/4XsO8xi
我當了十幾年的私校教師,現在斜槓做生意,老實說台灣的亂象就是太多教師,又程度太差又態度太差,被淘汰應該的,我完全看不下去才出來創業。國高中因為閒置老師太多,導致學生必須上一堆沒意義的課程,浪費學生時間,教師不淘汰,台灣教育不會好。
教育界就是洗腦學生跟家長多學一點,這樣才有人繳學費養他們啊,跟產學界一樣,各玩各的,學生被壓榨還被迫學沒用到知識😌
贊啦~
我也是最看不起的就是老師,尤其是大學,貪污更嚴重
您說的太好了,國高中因為閒置老師太多,導致學生必須上一堆沒意義的課程我完全同意。台灣國中好像停留在1994年,30年了這些國中老師還是那雞巴樣
真的耶 好像就綁給那些人來有事做似的 但實則浪費學生生命 好的品質的教育 外國比較多
@@rchotdog678 真的,我國中的導師劉姵均就是超幾掰,根本就是軍事教育,每天規定我們07:30前要到學校,遲到就是抄課文,每天都有考不完的英文單字跟國文解釋和數學考試,考不好就是拿愛的小手打你不然就是抽打你屁股,真心覺得她就是抹煞無數孩子的童年讓很多學生變得不愛讀書
大學原本是精英教育,分數低到只能考上這些要退場的學校,適合去就業,因為這樣的學力根本不是大學教育要的精英人才,n年前把菁英教育變國民教育的,才是問題得根源。
為了湊合底層人民想變成精英的夢想😅
人人有書念,不代表人人想唸書,每個人都有大學文憑有什麼用?!後段的私立大學本來就不應該存在,讓這些孩子去學一些專業技能和一技之長才是最實用的,私立科大一堆學生上課睡覺打鬧玩手機,你覺得他們花四年是來學習的嗎?還是應付家長混個文憑而已?大學是菁英教育,而不是普及教育。受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人們洞悉事物的本質與現狀,並產生獨立思考與判斷的能力。每天吃喝玩樂混日子,並不會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那是因為現在大學太好考.
@@逸一時誤一世 後段私立科大根本不用考,報名就錄取,繳費就畢業。所以努力用功的人還是要拼前段的大學才有用啊!
大部分的學校教育 無趣 學不到東西, 老師沒有社會經驗無法教你東西,只能從書本念書..........,大學去跟社會企業結合比較實在。
後段學校就該死? 你要否認後段學校 的貢獻嗎 問題在教育部 為什麼要開放那麼多大學
@Jin jin Yang 你比學店還不如 智商堪憂
教育部有遠見的話,最好每年就清一批私校,現在那麼多教育部退休官員還和私校有關係,退場時間表根本是擺好看的,教育部長也是回鍋的,好像大學校長永遠都那些人輪來輪去,國家競爭力怎麼辦?
就算不是退場私校教師多,台灣的大專院校為了省錢本來就超多兼任教師,低薪事又多,聘約不穩定,學校的教學品質能好到哪裡?難怪台灣的大學在世界評鑑幾乎排不上名!
這不是很正常嗎?
有什麼好很奇怪的?
難道要台灣的小孩每個都能讀世界上排得上名的學校才正常?
整天講一些小孩子話。
自己不讀書 考進野雞大學 還在怪別人 真可悲
看你的價值觀,要精英教育 ,還是平等的普及教育,假如要精英教育,政府社會及教育部,把所有的教育資源,集中投資補助少數前段班的學校,這樣就能提高,台灣大學的世界大學排名,集中教育少數的讀書天才,或是教育資源分散,把每個人民的素質平均提升,
你們都忘了,台灣學費超級超級便宜,
外籍生來台灣念台陽交成政台科,CP值超高
台灣人很奇怪,一直想要便宜品質又好
人家錢多多
是要炒作房地產和買歐系進口名車
留給小孩子的~
當然捨不得花錢在教育上
連狗飼料都要報公帳
建議教授開家教班,台北一堆數學和英文家教班有數十個學生,老師月入數十萬。政府不會查,不就算查到就再換地點就好了。
個人私校畢業,念過的每間都倒了,民國85年就說要縮編,今年111年已經過了26年,到現在才倒,覺得對於老師已經很多時間了;學生也有很大的問題,民國87年老師就已經再說技職體系教育部要縮編,建議有心想念的要轉到公立學校,也都是等到真的倒閉才真的面對。這是學生的問題,也是社會的問題,學歷是否真的需要。
學歷是否真的需要,法規匡列一堆學歷資格,就算有技術士證照也需要一定工作時間才能佐證與偽學歷才有一定同等地位。
是否需要正視學歷的使用性,花了百來萬卻在畢業後一點點點都用不到,這樣的人球也只是自找。
抱歉,忍不住酸一下,私技、私科在迅速膨脹擴張時,有多少魚目混珠、濫竽充數的「教授」也卡到了一個位置,現在海水退了,當然只有夠格的,或是有背景的才能留下,很正常!
錯誤,是有關係、選對派系的留下
之前董事會覺得開學校好賺,也都賺飽了。連BOT都會要求促參單位要回饋,學校董事會之前都沒有被要求回饋金,還又拿教育部的補助,用補助款若又沒有效果,我覺得就應該執行退場機制了。大學評鑑根本就是付錢就會過,教育部應該在評鑑時把所有關係人找來問,包括被離職的教授。
1、大家買個實用安全的小瓦斯爐,和買個有按期檢測的中型瓦斯桶,只要有個小的小空間,就可以自己煮出簡單美味的三餐,再有個電鍋,大家吃飽又不必染疫。桶裝瓦斯行可收費代接通輸送軟管。隨時注意用火安全。
2、食物煮好以後,關掉瓦斯火苗,此時食物還在極熱狀態,趁熱加入食用油,把食物充分拌勻,這種做法就不會有油煙,因為没有做爆香,這個做法讓肺部氣管和家裡都很乾淨。家裡都没有油煙。
3、人生都有起伏,如果真的生活很困難的那段期間,可向生鮮大賣場索取剛剛過期的生鮮食物,暫時幫忙渡過生活困難,當經濟好轉時,就可獨立自主。
早在好幾年前,就已經很多老師看到台灣的情況,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提早退場,直接西進了,現在早就荷包賺滿回台享福了!
可惜的是現在才要西進的教師們,當初沒有看清楚,還是說,你們以為教育部會幫忙處理?
別傻了!看近幾年教育部的作為,只能叫人心寒!
認真辦學好學校可以補貼,只想賺錢的學店應該倒閉
只能說少子化不是一天兩天,這個問題早就發酵了,到現在才開始擔心實在太晚了。
偽善不是善嗎,上位者認同是善哦!
不是念到博士就表示有水準,這些會選擇到很差、快倒的學校任教的老師,簡單來說就是在其他地方找不到工作。結果學校倒了年紀也有了,還能找什麼工作?就是自然淘汰而已。
跟李遠哲提的廣設大學有關
那時候的教育部長是吳京! 腦袋裝水吧, 就開始搞起來了。
不會只有學校退場這麼簡單 附近房東租客變少 週邊的相關的市場變化 買的房子主打的學區沒了 要跑去更遠的地方讀書 很多人會受影響
政府真的多少參考一下日本技職學校體制,台灣總是把不會唸書的孩子歸類到職校貼標籤,又吝嗇於給技職學校資源。
例如日本的美容美髮學校和甜點學校真的在培養可開店創業的專業人才,而台灣只是用建教合作坑殺學生當奴工,
很多技職體系都要去國外進修,才有提升能力的機會。師資對這些私校或技職體系也很重要,該思考的事情是,
對不會唸書的孩子是不是該培養更多元專業的教育體制,而不是只是廣設大學賣文憑而已,只把資源給頂尖學府。
學校改成社會住宅啦 順便解決都市化問題😂
還是一樣貴
這改建要花有點多錢餒
@@arvin45 應該不用啦,每間教室隔成兩間套房,月租兩千,看看房價還漲的上去嗎
好讚😂😂😂
這樣要怎炒房
正常啊! 二十幾年前工廠大量外移中國,非常多工廠員工也是西進中國或失業,在學校叫學生努力,現在換你們拿出真本事到社會努力一下
弱轉弱,從和春轉到首府,面臨2度關校命運!
高雄紅毛港有一群人,因為被政府徵收遷到大林浦,現在大林浦又要被徵收。桃園大園有一群人,因為蓋機場被徵收遷到沙崙村,現在航空城案又要被徵收。為何他們處境相同?都是因為弱轉弱,缺乏意識或無力搬到較貴地段,自然免不了被一遷再遷淪為被犧牲者
教改造就一堆人只會教書,20多年前的教授,很多校外都是開公司的,教書不是主要收入,順便從研究生裡找人才進自己公司,靠教書生存本來就很困難,除非是名師。
笑死 原來你理想中的教授不能專心做學術研究,還要做副業才能養活自己,也太可悲了吧
@@lmhznr 我從頭到尾都沒有提“教授不能專心做學術研究”,你的回文只是在曲解
現在還是有很多教授在外面掛顧問職開公司吧 他們只靠教書生存不會困難 就研究生的角度看他們會覺得 他們在做自己喜歡的事 時間還很自由 做研究總比你出去外面賣肝有趣 高教最大的問題是全部都在幫科技業養人 公司直接進學校開課要人 人才都集中到一處去了
是別人(朋友)開公司給教授掛職顧問(或有插股),老專任教授僅憑教職,生計也根本不成問題,我某教友只有專任教職收入,還能送小孩去英國讀音樂碩士兩年,花了兩百多萬。(兒子回來了五年沒工作家裡蹲,娶老婆基本上此生無望,男生讀音樂還能娶妻生子,那是破億家庭才能承擔的,因為一輩子都近乎沒工作收入,要養三代;補教音樂教室清一色都是女老師吧。) 專任老教授當個顧問插股可以賺更多就是了。
每下愈況 ,比喻從細微處去看事情,事情就越明顯
每況愈下 ,則比喻情況愈來愈壞
我也是在想中文系這件事…
我也是覺得很奇怪,他還是教中文的(話說我是第一次聽到別人用每下愈況)
很多根本就不具備大學的資格,都是專科改制科技大學,然後科技大學再改制大學,裡面一堆老師其實甚至連資格都有問題,還在那邊拼命補博士學歷,但這個樣子是毫無意義的,因為他們本來就是教專科
台灣的大學畢業生太多,大學也太多,有些大學退場剛剛好。教育部把資源分給辦學優良的學校,讓這些學校在世界大學評比排得上名。
學術不敵現實,少子化在持續惡化下去,台灣也不用等到中國武力併吞。台灣的低薪高房價,真的是最美的風景。
不論旁白怎麼說,字幕哥肯定、必須政治正確!笑看現在的一切!
媒體也必須政治正確 事實上別人講什麼 可以改的。媒體獨立已經死亡。
好報導必需推👍💪❤️
終於可以淘汰一些爛老師了,那些老師因為手上掌握著學生的學分,很多爛老師教的爛,大多學生都不敢吭聲,現在老師出去外面找工作才能知道自己有多爛
中肯XD,有些真的很爛
那是書匞,不是老師😌
原來首府大學 還有 8+9系,這樣怎麼可能收不到學生呢? 說不定 過幾天 眾神顯靈 全台宮廟 都派人去讀,招生 馬上滿額。
+9看到書就想睡
什麼是+9系???
感謝李遠哲!😂😂😂
這和李遠哲沒關係
到底是“每況愈下”還是“每下愈況”?😂
每下愈況
阿,這是趨勢好嗎?
機器人和科技發達、少子化,以後會有幾種產業越來越式微,要去翻幾年前的新聞嗎?這是可預期的,又不是現在才知道
老師是其一
還有,現在還有人寫實體信和買實體書報喔?書信往來曠日費時又電子化超方便,郵差跟印刷廠、書局式微很難猜??
怪東怪西,真的很讓人頭大。
一直在想為什麼台灣政府沒有在培育幼教人員
這些閒置的教室也沒有被拿來利用於托嬰
一堆新生兒家長在擠幼稚園 學費也是水漲船高
台灣的育嬰政策就是讓人不想生
再來說低生育率
適合開發托幼的是國小國中,而非這些退場的大學
接送小孩很累的,除非有長輩做後援,托幼肯定是就近哪...不是近住家、就是近工作點
@@chiehilin4060 那就適合做長照囉
因為大部分人沒有生小孩 不是選票來源
大陸不是也開始少子化,西進會比較好嗎?我覺得讓退場的學校租給政府來做一些長照使用,老人院、給銀髮族的教室、復健場地等等,退場教授去教銀髮族看看。
至少基數就是擺在那,機會絕對比台灣多
西進好不好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再這樣下去不出國謀生會餓死😂
大陸前幾年給台灣教授蠻多教職,有些特殊優惠。
大陸的大學密度沒有台灣這麼誇張
少子化沒錯,但是高教擴張潮才剛開始沒幾年,博士畢業找教職大概還是台灣2000年初期的情形。先不論親美、親綠的常在唱衰中國幾年後就崩潰完蛋,至少在可預見的未來,現在才入場讀碩博的,想要十年以後去謀中國大陸教職,我看也是沒法了,因為就是重演台灣博士在台灣高教謀職情勢。
真悲哀, 始作俑者都是教育部, 一連串錯誤政策, 有人示警, 但沒人阻止, 一錯再錯
總統挺
大學可以讀,但是不需要畢業。 當大家通通是碩士, 結果浪費更多的時間跟金錢,領到的錢也沒比較多,那叫做內捲。
假設我是面臨『弱轉弱』窘境的轉學生,我會心灰意冷、不想再轉學,而是出去找事做。
下一個崩盤的就是房價
因市場而起,自然也終將因市場而落。
XD 那些鳥學校的學生根本不在呼好嗎 當初會去那些要倒不倒的學校讀書就是要去混個學憑而已 倒了就換一間混而已 因為本來就不是去讀書的
這就不好說了 我有認識 讀很很爛學校 之後跟我上同一間碩士班的 畢竟人的年齡再走 想法也在變 尤其是 18~22歲之間 忽然認真 就很有翻轉人生的機會
哪間?
不一定吧!有這樣歧視性的說法,還是先檢討自己
我認同樓主的說法,最大受害者一定是教授跟老師們,因為進去爛學校大機率是爛學生,可是會當爛學校老師的人不一定是爛教授啊,他們也是要考到博士學位才有辦法到各大私校當教授
@@大臉刀藏 只能說裡面"大部分"學生根本只是混學歷而已,程度都很糟糕,說不定連A-Z都背不出來
沒不景氣只有不爭氣,各行各業都在競爭,留美的博士找不到工作只能回台灣,台灣找不到工作就到對岸,念私校的學生沒前途,教私校的老師有沒有前途也是他們自己的決定
從廣設大學到少子化到學校關門,同時間國立大學卻一直招博士班,這其中教育部都是路人甲?不用根據人口預測長期規劃?原本取得碩士就可進入社會貢獻的人才,被引入無法與業界連結的博士狀態,只能到處流浪,這是何等失敗的國家人才培育計畫
就是當初政策錯誤搞的爛攤子
大學本就不該這麼多了
一堆尾端爛學校學生還爭什麼權益?
成績不夠還想當大學生? 一堆老師資質也不怎麼樣
2019人民幣二十萬,依照現在匯率4.4折合台幣88萬,假設每年加薪10%那現在大概年薪就是128萬台幣,但以業界來說資深的從業人員還外派大陸薪資應該會大於這個數字不少更不用說半導體科技業
人口少
開放外生就讀規範多
人人有書讀
老師沒書教
以後也沒有兼任工作了,大學一間間倒捏 ! 我朋友就兼任一間學校一個月快一萬,跑外送快兩萬,做網拍快兩萬,四萬多還夠活啦 !
私立學校評鑑沒有功能嗎,預知推估學校財務招生?
00:56 有點 悲傷 😭
讀前幾的大學就不會有這問題了
你是讀前幾的大學的校友嗎?你的問題根本不是重點
@@waynehsintw6647 在校生哦,至少我看學長姐都混得蠻不錯的
@@waynehsintw6647 而且我是指沒地方領證的部分,前幾大的大學總不會倒吧?😒
@@waynehsintw6647 他講的是實話
呵呵~ 我只能笑笑
短視,廣招,私校師資認知不清未來,能力比這些教授群強的在野人仕多的是,本事不足,別想吃一輩子啦。
中文系老師是不是把'每下愈況'和'每況愈下'搞錯了啊?
有嗎?
可以google一下,教育部網站有
並沒有喔,其實每況愈下是訛用
我在學校學的就是每下愈況喔! 後來才聽到每況愈下
每下愈況,我記得以前國文老師是說出自,在經典原文反而是正面的意思,"下"即守柔謙退不爭。每況愈下是訛用。
那些當初叫我們要好好念書不然以後會失業的老人們現在失業了 哈哈哈
你怎麼知道都是同一群人???教授是有叫你讀通靈系嗎
欸欸好壞 太酸了
你的畢業證書也變廢紙了
讚欸,真的很中肯
@@lmhznr ...一定包含同一群好嗎
按照出生率,去年出生的人,到18年後,根本無法填滿現在全部的公立學校,私立大專院校必定全倒,哪個老師會不跟學生講認真念書才不會失業?
私校老師一定全死阿XD
好可惜,這些學校都蓋的很好😢
不是…你讀了兩三間都會倒的學校,到底是誰的問題😊
主要是少子化緣故年輕人越來越少給學校繳學費緣故,一堆提出的原因都不是根本原因主要要有人去讀不然給動物還是鬼去讀,
這有什麼好驚訝的,很多不良民間企業也是拉着員工陪葬啊,那些員工失業跟生活不如意怎麼都沒人關心?一堆書匠失業就大驚小怪?唇亡齒寒的道理不懂嗎?😮
很好~ 人才 技術 資源 就這樣流去中國大陸的, 台灣培養2-30年人才, 有些在到國外再吸收更先進理論技術, 回到台灣失業, 然後直接西進, 中國大陸技術不如台灣嗎?? 台灣越來越沒優勢了
停辦 改建療養院 老人院 醫院 血拚魔兒 改吸東南亞學生來台打工兼付學費 還是要改建成柬埔寨的西港園區 都可以ㄉ 很多方案
沒學生怎麼輔導?輔導生孩子也來不及。
選學校時就要睜大眼睛,學校招不到學生,學生還看不出來嗎?
好多老師失業😅還好我在台積電工作雖然是作業員不怕失業
小學生算術的水準都知道,少子化程度惡化十年后台灣一大半大學都要倒閉,多數校友沒母校存在,我們還在搞18歲公民權,捨本逐末,乾脆斧底抽薪搞大一點,全民公投全台大學全數改為台灣大學保證不倒閉,除非連台灣也倒了
阿...其實也不用收好啦XD
和春技術學院學歷拿出去在企業主眼裡跟XX高中畢業沒兩樣
不過可以當一個紀念品啦 想要在求職方面有甚麼優勢...不要想這麼多
雖然學歷查無此校,但大家都大學畢業,也就不用查了,就像小學畢業證書一樣,不需要查證學歷了。
蘇翎清的博士學位 Phillips Graduate Institute 主要學生是透過代辦仲介在職在台灣攻讀的美國學位.
碩士也跟寬恆讀同一間多明尼肯大學
請問小學老師轉行可做什麼工作?
@@liberalstudiesmaterials899 開家教班,免交稅
一堆沒立案,沒被查
李遠哲做得太好了
大学退場.政府应將校地善用.比如作長照机構、或作政府机關用地、及慈善机構.或種電兼作室內养植以善用台灣土地.
影片裡面怎麼好幾個都是文化大學的場景?
一堆人歧視私立大學,我覺得少子化才是問題
教授品質其實不一。 自己讀公立大學大學給人一種很差感覺,就是躺學分,過學分不是競爭,跟高中與大學,那個差異性差太多了。
主要還是教授品質不一。我們對於認真教學的教授還是抱持尊敬態度的,即使他說期末不算成績,大家依然到考,認真考;平常不點名,但每堂課必到,沒有遲到早退
記得筆記抄了厚厚一本😂
把炒房仔判刑捉起來,這些都不是問題
現在西進,也不一定能領到薪水!!!
這就是假博市給大家的德政啊?
台灣基礎教育就不怎麼樣 還開放廣設高等教育學校。。。
號稱滔滔幸福之地的臺灣去年出生小孩13萬創新低,老年死亡也創高,10年才生1百多萬人口補不了死亡人數,長年低薪、低利率、炒房地產、炒高物價、民眾經濟支出巨大,而大建商市值大倍增,新加坡打炒房沒在預告直接突襲超暴力加稅下去外國法人稅率倍增,臺灣抑制炒房不但事先預告加不朔及既往還有開後門的條例在,是怎麼打炒作房地產房蟲? 如可比照先進國房地產稅率去改革不但可增加國庫收入並供應國家建設、公勞健保等資金來源收入.
政府如無遠慮國家必有近憂,臺灣或許能善用AI的大數據和客觀性來參與制定國家政策參考,人民行最後之表決義務可讓國家政策制度更公正長久健全,少了政客因任期的短視政策與私心圖利,既得利益者的長久壓榨,貪腐與官商勾結而傷害國家百姓權益也不易產生!
眼下臺灣cpi的數據沒反應房價與房租形成的高通膨,高房價又引發高物價.高通膨.更阻礙有心創業者與創新產業,臺灣少子化造成陸專召生要壹千來兩百人報名的徵兵不順,大陸侵犯意圖擴大的現今,國防兵力逐漸不足,連女性都考慮徵召,招不到學生與學校倒閉頻傳,連年輕的勞工都產生嚴重短缺問題,老齡勞工又大量退休,退休年限持續往後延長,公勞保也逼近破產,這是國力與國安警訊,原有70萬外勞今年在引進40萬也無法解決國防臺灣人口斷層與未來的國安危機,不過是短暫的麻醉劑.
臺灣政府把資源挹注給財團,政策上窮人補助富人,還有土地持有低稅率長久未改革,房產稅比汽車稅低,近百萬囤房戶數竟享極低稅率,而很多產業不靠生產卻依賴炒作房地產致富,炒房地時政府不緊縮資金通膨時又不敢升息讓房地產向下調降所以價格不斷墊高,多年降息而不升息與沒房地合一實價課稅是炒房的主因之一,政府不願提供足量比例社宅抑制炒房,社宅蓋不足時地方政府又大賣土地給建商與財團炒高地價,社宅建置龜速而且佔住宅比例只有0.16%明顯太低,要到達先進國家社宅建置20%到30%以上比例還太遠,央行與內政各部會等更像是建商地主暴力獲利保障代言者不敢真正去作為,而使年輕人淪為資產壟斷政策遊戲制度下的高房價奴隸,世代剝奪又導致年輕人偏門取巧社會動亂,還有政黨寧可長年操作藍綠意識型態也不願面對土地與居住等國安問題,可見政府政策規劃對於民生最基本居住權利的藐視.
央行不關注民眾所得而關注財富效應,降息是從百姓口袋搶錢,貿易順差巨大的台灣每年出口賺了大量外匯本應該升息,政府卻靠買入外幣與美債來控制匯率並降息,讓有擔保品的財團買地囤地囤房避稅、企業國外投資、炒房客借錢利息極小化幾乎無本,還有更多企業用法人名義挪公司金流購房地產避稅享受並對豪宅行造價作為製造自身複利形成房地產比價效應進而蘊釀創造高房價市場,政府還不改革稅率與房地合一實價課稅與實坪計價房市跟齊歐美先進國家,讓金融寬鬆槓桿泡沫資產價格高估帶來的效應扭曲了房地產的價值,連美fed都認為升息是一件好事,有助於供給與需求恢復平衡,並讓貨幣寬鬆引起的攀高房價回到應有合理價位,即使全球進入量化緊縮時代台灣央行仍究維持低利率讓資產泡沫不斷擴大,更無視通膨的持久與僵固性.
央行的低利率使熱錢進入市場讓有心人士透過媒體操作餵養輿論頻繁的炒作各種商品與房地產賺取大量利差,百姓存錢富人與財團極低息拿來炒作,導致百姓口袋快速縮水,便宜的房地產持有稅比歐美日差距巨大,沒有完善的配套稅率2房以上囤房地產持有稅太低導致炒作,物價年年上漲薪資跟不上,墊高通膨與墊高的房價貸款綁架銀行與央行不敢強升息幫民眾抗通膨,只能放任百姓錢貶值,而政客與大建商資產數倍增加,成為最大獲利者.
且企業商品說漲就漲沒有可調控單位,民眾連升一顆茶葉蛋的薪資都要看政府、商總、工總、勞委會的臉色,近視短利犧牲百姓應有權利造就財團企業富人與投機者,這樣人口怎麼會不凋零,國力如何不衰弱. 不管任何政黨請愛惜百姓做好執政應盡之責,國際期貨有漲有跌,臺灣的物價政策應有單位監管與調控,物價不應永遠只漲不能跌,房價要漲跌只看政府的態度、方法與決心,何時還給百姓居住的正義,如果不想對居住正義有實質作為,還是全民公投立法修憲制訂房地產漲價所得歸公,不能只顧政治獻金與既得利益者而犧牲國家未來.
臺灣的高房物價讓只想賺臺灣錢回母國消費置產的外勞入籍安居也是不切實際,沒有安居就沒樂業,沒安居樂業國力與家庭將沒依歸所以少子化也是必然,少子老齡不改革制度下台灣人口驟減產生的產業斷層與文化技藝傳承老齡照護等各種國安連鎖問題正在侵蝕著這個國家,也希望現在與未來老齡照護的預算不要成為政客的提款機!
去對面任教職才100萬台幣
有點少阿
對岸薪資漲得快,留下來在台灣就是0台幣 或者轉行。
人口減少 ai發展 教師職很難待在傳統路線
每下預況
唸書是要錢的,沒錢還不給你唸,唸出來還是找不到工作的,因為好工作是不會留給你的,是留給外勞的
蔡英文統治下的台灣愈來愈有希望了⋯⋯
轉成產業缺工職業訓練學校啊
真正該退場的是:罔顧學生放學安全的那間學校。
學校結束營業, 老師說的. 比私人公司還不如
教授要做核酸嗎?
真的完完全全徹底不想投票
請問有用嗎?
投票完我們的生活會好過嗎?
每天街頭請支持投誰一票
拜托一下都過時了
網路非常方便
用網路投票表決
當然可以做弊
但你的良心天會知會
正腐堅持腐敗
本來就很多教授兼差工作,那麼少的薪水房貸,,
學店怎開?為$$
台幣1百萬還要飛大陸也太慘
在理工科系這種薪水還要離鄉背井去大陸,根本只是被凹。
改成簡易住宅
他作的決定是對的和春明年關了
就沒市場啦 (領薪水的)私校教授有沒有頭路不在意 重點是學生受教權不能受損
一堆聽都沒聽過的大學.企業人資看到直接刷掉
現在國立尾端大學夜校也不用分數,,以前就不用分數了
你重考都能上其他間吧?為何不重考
學生素質爛→低階位大學→低階會大學給出畢業證書→就業市場滿滿的爛畢業證書→企業把低階大學畢業的學歷大廢紙→高中生不去念只是勝分數低的學生讀 如此而已 不然為什麼台積電都要台清交? 有去和春或聖約翰徵才嗎?
少子化加人口外移
我們不排除國小國中面臨退場危機
教育部沒果段歸化退場學校機制
後需這退場學校呢?養蚊子嗎?還是變廢墟??
台灣目前老的小的出國當台勞太普遍了⋯⋯墮落的台灣可憐😂
現在年輕人浪費四年但程度還是差一樣做基層😂
是啊!要尊重,懂就好,不要兩手做法,在別的地方不會這樣告知我們注意留言,什麼是言論自由,心坦然就不怕,對不對啊
0:40教授明明说的是‘大陆’,新闻字幕一定要改成‘中国’。
是这样的,这台本来就是绿台
而且其实是摄影师说的
明明學生很多 卻招不到 大陸不就有14億人口嗎? 只要招攬大陸生 學生多 經費多 對台灣學生 百利無一害。 可惜 年輕人敵視大陸 自食惡果。
都不要去唸啦
一年可以賺很多錢
有想唸書再去大學
不想唸書不要再勉強